我们三代人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我们三代人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汤一介遗稿尘封12年首次出版!用42万字的赤诚讲述一位知识分子的良知自省和三代国学大师的传承守望。楼宇烈、于丹、乐黛云、成中英等近20位大咖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是汤一介先生的遗稿,经整理后首次出版。全书以三个部分分别叙述了作者的祖父、父亲,以及作者自己的身世经历、人物关系、学术著述等内容,生动而深刻地展现出汤氏一门三代知识分子在中国百年社会动荡变迁中的政治命运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学术的传承守望。
★父亲汤用彤先生是蜚声中外的哲学史家、佛教史家、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作者细致地回顾了父亲的人品、操守、个性,以及他作为一代国学大师的学问成就。
★对于自己,汤一介更以力持客观、自我解剖的态度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学术生涯,将一生悲欢得失、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沉浮、始终孜孜以求的学术历程等完整地呈现出来。令人深思,也令人感叹!
不难想见,这部中国读书人的百年缩影,其历史价值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历久弥新,其学术价值也定会随着一代代学人的深入体会而不断放大。
我对中国文化非常热爱,因为我爱我的祖国,就必须爱我的祖国的文化,一个国家必须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只有珍惜自己文化传统的国家,才是有希望的国家。
——汤一介
书籍目录:
目录
我祖父
略述家史 / 003
读祖父雨三公《颐园老人生日游图自序》 / 009
读祖父雨三公的诗文 / 015
有关我祖父的一些材料 / 022
我父亲
我的父亲汤用彤 / 027
记我的母亲 / 034
汤用彤先生与东南大学 / 038
用彤先生的文化观 / 040
汤用彤与胡适(一) / 047
汤用彤与胡适(二) / 059
汤用彤与胡适(三) / 077
记胡适给我父亲的一封短信 / 087
汤用彤与吴宓 / 089
汤用彤与熊十力 / 113
汤用彤与钱穆 / 118
汤用彤与傅斯年 / 124
用彤先生与北大复校 / 127
我父亲为什么没有去南京 / 131
儒、释、道,我父亲是哪一家 / 134
用彤先生研究“魏晋玄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 139
父亲如何认识共产党的 / 143
用彤先生的一份思想检查 / 146
1957年用彤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会议上的书面发言 / 156
关于1949年后《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等书的“后记” / 166
读《康复札记》想到的 / 173
关于用彤先生编选的《汉文佛经中的印度哲学史料》和《印度佛教汉文资料选编》 / 180
我自己
我的童年 / 191
到云南与父亲团聚 / 195
我的中学时代 / 204
西去延安幻想曲 / 208
父亲给我的三封信 / 212
我能有什么信仰吗 / 217
北大四院的生活 / 230
东厂胡同大院中的大孩子和小孩子 / 235
我和邓可蕴 / 238
在进退两难之间 / 248
我与“梁效” / 261
父亲对我的一次责骂 / 280
从《东方之子》节目主持人向我提出的问题说起 / 287
我在沙滩的北大和未名湖的北大 / 293
我的子孙成了美国人 / 298
我与中国文化书院(一) / 302
我与中国文化书院(二) / 316
我与中国文化书院(三) / 328
我的哲学之路(一) / 344
我的哲学之路(二) / 369
我的哲学之路(三) / 378
我们为什么要编纂《儒藏》 / 452
后的七次讲话 / 460
作者介绍:
汤一介(1927.2.16~2014.9.9)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从1956年起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创办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三智文化书院、什刹海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代表著作有《郭象与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史》、《佛教与中国文化》等。大部分著作与论文已结集为十卷本《汤一介集》出版。主编有《汤用彤全集》、《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中国儒学史》(与李中华共同主编)、《中华佛教史》(与季羡林共同主编)等著作。以古稀之年主持大型文化工程《儒藏》“精华编”的编纂,竭尽全力地推动中国新时期的哲学和文化建设,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中国现代学术的崛起做出了重大贡献。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小楼上下各三楹,楼前一小院,有一池,上有圆形小石桥,四围杂莳花果。院左侧又一小门,门外乃寺僧菜圃,有山泉灌溉,泉从墙下流经楼前石阶下,淙淙有声,汇为池水,由南墙一洞漏出寺外,故池水终年净洁可喜。
一种哲学被统治者赏识了,可能风行一时,可就没有学术价值了。还是那些自甘寂寞的人做出了贡献,对后世有影响。看中国历史,历代都是如此。
用彤先生在文化问题上既不同意文化的演化说,也反对文化的播化说,而认为批评派和功能派的学说是较为可取的,因为此说主张两种文化接触,其影响是双向的。
我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中国文化如何由传统走向现代。
能真正把中国传统文化放在整个世界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中来考察,使得中国文化的真精神和现时代的时代要求接轨,这将是中国文化走出困境唯一的出路。
《康复札记》中有《何谓“俗讲”》ー篇,不到ー千五百字,北大历史系教授邓广铭和汪笺都对我说过:“《何谓俗讲》短文可以说把众多学者讨论的俗讲问题基本解决了。”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汤一介留给这个世界*后的遗稿,尘封12年首次出版!用42万字的赤诚讲述一位知识分子的良知自省和三代国学大师的传承守望。
★星云大师、饶宗颐一致推崇汤一介的学问人品;楼宇烈、乐黛云、成中英、余敦康、牟钟鉴、金春峰、陈可冀、怡学大和尚、钱逊、王博、于丹、林崇德、王守常、李存山、 张广保、干春松、赵白生、苑天舒等近20位大咖联袂推荐。
★国学的的群英谱,大师的朋友圈。在《我们三代人》中,汤一介以纪实的笔法全面介绍了他的父亲、一代国学大师汤用彤与胡适、钱穆、熊十力、吴宓、傅斯年等人的交往,并客观讲述了汤用彤晚年的思想变化,而不为尊者讳。比如用彤先生是如何认识共产党的;国民党败退前,汤用彤为什么选择留在大陆?汤用彤1951年的一份思想检查等。
★自我解剖,秉笔直书,不回避问题。汤一介以忠厚的立场记载了自己一生的悲欢得失、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沉浮、始终孜孜以求的学术历程。首次用1万多字的篇幅讲述“梁效”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不回避自己的责任。
★真实、真诚、中正的书写态度。汤家三代人牵扯到很的人物关系,汤一介本着一种同情的理解和中正为人的态度来写这些关系,没有阿谀逢迎,没有吹捧,也没有有意的贬低任何人。这样的书写,堪为后辈典范。
★中国百年学术文化史的缩影。《我们三代人》提供了一个理解百年学术史和文化史的线索,同时也给了我们提供了中国政治史的角度。汤先生在他的学术思想、哲学思想发展当中有很重要的基础就是三代人的传承,百年来中国政治变革、社会发展、思想文化发展,其实这三代人是中国发展的缩影。
★讲述创办中国私立大学的梦想。汤一介生前一直想把中国文化书院办成一所综合性的私立大学,他在书中全面介绍了他担任中国文化书院院长期间为此所做的努力,以及梦想难以实现的遗憾。
★首次完整呈现汤氏家训的原始手迹。汤氏家训“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出自汤一介祖父汤霖的《颐园老人生日讌游图自序》中。《我们三代人》首次将颐园老人的珍贵手迹完成呈现给读者。
书籍介绍
本书是汤一介先生的遗稿,经整理后首次出版。全书以三个部分分别叙述了作者的祖父、父亲,以及作者自己的身世经历、人物关系、学术著述等内容,生动而深刻地展现出汤氏一门三代知识分子在中国百年社会动荡变迁中的政治命运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学术的传承守望。
父亲汤用彤先生是蜚声中外的哲学史家、佛教史家、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作者细致地回顾了父亲的人品、操守、个性,以及他作为一代国学大师的学问成就。
对于自己,汤一介更以力持客观、自我解剖的态度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学术生涯,将一生悲欢得失、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沉浮、始终孜孜以求的学术历程等完整地呈现出来。令人深思,也令人感叹!不难想见,这部中国读书人的百年缩影,其历史价值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历久弥新,其学术价值也定会随着一代代学人的深入体会而不断放大。
我对中国文化非常热爱,因为我爱我的祖国,就必须爱我的祖国的文化,一个国家必须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只有珍惜自己文化传统的国家,才是有希望的国家。
——汤一介
编辑推荐:
★汤一介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遗稿,尘封12年首次出版!用42万字的赤诚讲述一位知识分子的良知自省和三代国学大师的传承守望。
★星云大师、饶宗颐一致推崇汤一介的学问人品;楼宇烈、乐黛云、成中英、余敦康、牟钟鉴、金春峰、陈可冀、怡学大和尚、钱逊、王博、于丹、林崇德、王守常、李存山、 张广保、干春松、赵白生、苑天舒等近20位大咖联袂推荐。
★国学的的群英谱,大师的朋友圈。在《我们三代人》中,汤一介以纪实的笔法全面介绍了他的父亲、一代国学大师汤用彤与胡适、钱穆、熊十力、吴宓、傅斯年等人的交往,并客观讲述了汤用彤晚年的思想变化,而不为尊者讳。比如用彤先生是如何认识共产党的;国民党败退前,汤用彤为什么选择留在大陆?汤用彤1951年的一份思想检查等。
★自我解剖,秉笔直书,不回避问题。汤一介以忠厚的立场记载了自己一生的悲欢得失、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沉浮、始终孜孜以求的学术历程。首次用1万多字的篇幅讲述“梁效”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不回避自己的责任。
★真实、真诚、中正的书写态度。
汤家三代人牵扯到很的人物关系,汤一介本着一种同情的理解和中正为人的态度来写这些关系,没有阿谀逢迎,没有吹捧,也没有有意的贬低任何人。这样的书写,堪为后辈典范。
★中国百年学术文化史的缩影。《我们三代人》提供了一个理解百年学术史和文化史的线索,同时也给了我们提供了中国政治史的角度。汤先生在他的学术思想、哲学思想发展当中有很重要的基础就是三代人的传承,百年来中国政治变革、社会发展、思想文化发展,其实这三代人是中国发展的缩影。
★讲述创办中国私立大学的梦想。汤一介生前一直想把中国文化书院办成一所综合性的私立大学,他在书中全面介绍了他担任中国文化书院院长期间为此所做的努力,以及梦想难以实现的遗憾。
★首次完整呈现汤氏家训的原始手迹。汤氏家训“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出自汤一介祖父汤霖的《颐园老人生日讌游图自序》中。《我们三代人》首次将颐园老人的珍贵手迹完成呈现给读者。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4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7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7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差评(443+)
- 书籍完整(486+)
- 速度快(215+)
- 实惠(431+)
- 方便(384+)
- 一星好评(276+)
- 好评多(110+)
- 经典(427+)
- 字体合适(510+)
下载评价
- 网友 谢***灵: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隗***杉: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訾***雰: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温***欣: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林***艳: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菱***兰: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利***巧: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堵***格:
OK,还可以
- 网友 孔***旋: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冉***兮: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步***青:
。。。。。好
- 网友 相***儿: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喜欢"我们三代人"的人也看了
MBA\MPA\MPAcc\MEM管理类联考田然数学真题分类精讲(2021)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2024版天利38套2019-2023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详解理科综合近5年高考真题理综全国卷一卷二卷三卷2023高考真题试卷子历年高考真题试卷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道德经全集正版原著老子著 精装布面珍藏版彩绘版全本全注全译老子原版全书原文注释文白对照彩图白话全解道家哲学书籍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建筑工程计价与投资控制 毛燕红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就医检验手册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先锋·旗帜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幸福倒计时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2018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应试宝典。模拟试题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旅游口语900句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计算机控制技术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原理及其控制技术 第3版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中国邮票史(第6卷)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小骑士噌噌噌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万千教育学前·幼儿教师必知礼仪规范与易错细节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爱打扮的小南茜 4个故事合集 Adventures of Fancy Nancy 英文原版绘本 小饼干狗4个故事合集 I Can Read系列 进口英语书籍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奇妙的元素周期表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漫画儿童安全(全4册 彩色少儿安全科普漫画)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9787504184511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2020小学黄冈小状元二年级上册达标卷语文数学全2册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同步测试测评卷全套 二年级上册同步复习试卷练习题正版包邮正版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国现代织锦技艺(精)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9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5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3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4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