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外交史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宋代外交史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华章大历史026:300年文治帝国的生存之道,知名历史学家陶晋生十年心血力作!宋代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极其完备的外交体制,为什么仍因外交失误而承受屈辱再导致覆亡?
内容简介:
10至13世纪,辽、金、蒙古相继兴起并入侵中原,与宋形成势力均衡的局面,外交遂成为两宋维系政权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两宋与周边政权举行过无数次谈判,订立了许多条约,使节交聘之多,外交往来之频繁,历史罕见。《宋代外交史》全面梳理了两宋对辽、金、蒙古开展外交的历史,详细叙述了澶渊之盟、绍兴和议等重要条约订立的博弈过程,细致展示了两宋弹性运用“和、战、守”三策,与强大外敌达成和平相处状态的生存智慧,以及联金灭辽、联蒙灭金导致覆亡的历史悲剧。
有别于“屈辱求和”的悲情化历史解读,陶晋生以卓越的史识、客观的态度重新审视宋代的对外交往关系,提出宋与辽、金、蒙古之间基本上是平等的外交关系这一颠覆性的观点。以前被视为城下之盟的《澶渊誓书》,在陶晋生看来,是宋朝统治者出于务实和理性的考虑,以弹性外交与强敌达成的适度的“包容之道”。
宋代的外交承继唐五代以来的制度而又有许多新的创举。作者花费较多笔墨介绍了宋代外交的各种细节,如外交机构的设立、外交礼仪与使节交聘的规范、宋辽互贺新年和皇帝生日的流程、宋辽处理划界等外交纠纷的经过。客观、生动的叙述改变了我们对宋代外交“屈辱求和”的刻板印象,从而对两宋与其他政权的互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外交成败影响政权存亡。宋辽达成的“澶渊模式”维持了长达120年的和平,宋代的两次外交失误——联金灭辽和联蒙灭金,则直接导致了北宋和南宋的覆亡。宋代外交的经验与教训值得后人反思。
书籍目录:
绪论/8
第1章 宋代外交的背景/20
第2章 宋辽外交关系的建立和冲突/30
第3章 澶渊之盟/40
第4章 外交机构和外交礼节/60
第5章 使节交聘/78
第6章 外交文书、出使报告及出使诗/116
第7章 增币交涉与宋辽夏三角交涉 /150
第8章 宋辽划界纠纷/170
第9章 宋与辽、夏、高丽的互动/192
第10章 联金灭辽与北宋灭亡/208
第11章 宋金和战/240
第12章 南宋争取对等/360
第13章 联蒙灭金与宋亡/390
结论/412
后记/418
作者介绍:
陶晋生:1933年生,台湾知名历史学家。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印第安纳大学历史学博士。先后师从姚从吾、邓嗣禹先生学习宋辽金元史与东亚史。曾任教于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东吴大学、西密歇根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致力于宋辽金史和中国史、边疆史、社会史研究,造诣颇深。著有《宋辽关系史研究》《女真史论》《北宋士族:家族•婚姻•生活》等。其中《女真史论》获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学术著作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宋代外交的主要对象是辽、金和蒙元三朝。宋代建立以前,契丹(辽)领袖耶律阿保机自五代初期即已建号称帝,其皇帝的地位,中原无人能够动摇。后晋石敬瑭用割地、称臣称子和进贡岁币的方式与契丹耶律德光议和,得到“父皇”的援助,取得中原的政权。而后晋成为契丹的附庸,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影响深远。宋以前的朝代曾经用贿赂的方法应付周边政权,显著的是利用和亲政策来笼络邻邦的君长。以岁币和土地来换取和平与政治军事的支持,则是后晋对契丹首开其端。宋代君臣对后晋的称臣纳贡记忆犹新,尤其岁币在适当的时候可以作为外交的筹码。其后两宋外交政策的核心竟是岁币,并且发展为外交方面的一种重要手段。
宋太祖虽然有心缔造大一统的帝国,但当时他的重点在于先收服南方诸国。宋太宗试图以武力夺回五代时失去的燕云地区,两次北伐契丹失败后,群臣纷纷劝太宗“屈于一人之下,伸于万人之上”,他们提出的政策是用平等的国书致契丹,以金帛和贸易以及和亲来避免战争。也就是说,当时宋已经承认契丹的势力可以和中国匹敌,恢复燕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对这样的对手,利用中原丰富的资源和物产来换取和平,即使有些委屈,却是当时宋朝君臣认为比较适当的外交政策。
宋真宗与辽圣宗订立澶渊盟约,形成“澶渊模式”,就是以外交的手段缔结和约,维持与邻邦之间的友好及和平。南宋叶适说:“以金币啖虏,本景德以来立国之素规耳。”宋朝以此模式执行外交的态度是务实和理性的,从10世纪到13世纪,约有一半的时间,两宋和辽、金、蒙元三朝维持着对等的关系。宋辽两国间的外交制度建立后,每年至少互相派遣两次使节,另派遣特使(“泛使”)解决重要问题。这样通过外交的方式建立交换信息的沟通管道,避免了误解和歧见。当然,“澶渊模式”不完全是东亚国际关系的创举,因为中国古代已经存在国际间的外交关系,历代的外交政策和制度已经具有规模。但是“澶渊模式”的内涵和与此模式相关的种种制度的建立,以及此模式在两宋和辽、金、蒙元持续运作,则是宋辽两国统治者智慧的结晶,也可以说是文明的进步。
北宋的外交以维持皇帝地位及疆土完整为主要目的,用岁币来代替割地。缔结《澶渊誓书》及《庆历誓书》两次和约的外交,虽然于建立平等关系之外,致送岁币与辽是瑕疵,但是两国间的和平维持了一百二十年之久。所以可以说直到徽宗破坏和约,北宋对辽外交是成功的。
南宋建立后,新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对金的实力不够,皇帝的地位岌岌可危,只好屈辱求和,而岁币对金人来说是一种难以拒绝的诱惑。高宗屡次遣使求和,提出岁币这个必要的条件。高宗也同意除付出作为贡品的岁币之外,如不能维持土地的完整,可以退而放弃一部分土地;甚至牺牲名分,对金称臣。高宗和秦桧一意求和的外交策略过于屈辱,是失败的,不过却也维持了宋金对峙的局面。
宋孝宗于北伐失败后,努力以外交的手段改变高宗的难堪困境,虽然尚无法完全维持“大宋皇帝”的名分,却与金朝达到近于平等的地位。直到金朝灭亡,蒙古骤兴,12至13世纪末的局势是南北分裂。
蒙古崛起,宋人对于是否联合蒙古来灭亡金朝议论纷纷。虽然君臣都知道应以联金灭辽的失败为鉴,但是南宋对金朝有靖康之难的大仇恨和大耻辱,联蒙灭金是报仇的好机会。可惜宋人在灭金之后,对蒙古的外交屡次失误。加以蒙古并不遵循两宋与辽金外交的“澶渊模式”,到了蒙古大军进逼临安之时,宋君臣仍冀图以送岁币和称臣来保全一隅之地,但既无效力,也为时已晚。
宋朝和辽、金甚至西夏都以赠送岁币或岁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岁币的给付,其实给两宋造成的财政负担并不是很严重。但是聘使往来,人力和物力的费用却很庞大。宋朝和辽金间每年互相庆贺正旦和皇帝生辰都需要赠物;皇帝去世或新帝登基,辽金或宋朝都必须遣使带着礼物吊祭或道贺。使节团的人数虽不超过一百人,从地方到中央接待来使的费用却非常庞大。此外,对出使者的奖赏和来使的赏赐也是一大笔开支。
两宋的外交,除了沿袭历代的外交制度外,对重要敌国辽改变了传统的朝贡模式,以适应平等的外交需要,如增设了专办外交事务的机构国信所。在“澶渊模式”下,国信所为外交人员服务,组织使节团及接待来使团体,可以说是外交部的雏形。当时没有真正的职业外交家,在实际的外交执行方面,两宋和辽、金、蒙元都必须依赖大量的官员从事外交事务的谈判,由他们肩负重大的责任。两宋和辽、金、蒙元三朝的使节,处理外交事务有一个从尝试到娴熟应对的过程,有些杰出的使节能够较好地完成出使任务,有些勉力完成使命,少数则虚应故事或不遵礼节而受到责罚,有些甚至经历苦难,牺牲生命。使者交涉的事务大半属于经常性的典礼和应酬,少数的则谈判成功,与邻邦缔结条约,达到和平的目的。使节的谈判权力自然受到帝王和大臣的限制,不能自作主张。但是由于空间的限制,即由于交涉的地点与朝廷所在地有距离,不能随意往返;或由于时间的限制,即交涉时间过长,中间可能爆发战争,有时候使节不得不因应情况的变化而做出弹性的决策。例如,曹利用对辽岁币的数目,可以在寇准允许的范围内决定。又如,富弼可以决定拒绝辽兴宗提出的和亲要求,而增加岁币。至于到邻国后,从地方到中央接待的礼节是否适当,外交语言是否得体,能否争取到的利益,都由使人自己决定。不过,这种决定有时候是把双刃剑:有的结果会得到朝廷的奖赏,有的则会受到责罚。例如,陈襄对辽争得座位保住权利,却被责罚;又如,王伦争取到金人放弃河南地,得到奖赏。因此为了明哲保身,多数使人的行为会比较保守,不必争取更好的结果,以免出错。辽、金、蒙元三朝接待两宋外交人员的主要是汉人,辽、金和蒙元的使者,除契丹人、女真人和蒙古人之外,也有渤海人或其他民族,而大部分都是汉人。出现这种现象,自然是因为使宋和接待宋使者大多要说汉语,也因为和两宋交涉,在制度上必须向中原学习,或与中原人士一起创建新的制度。
宋辽间一百二十年的和平,影响所及,俨然在东亚形成了诸国间共同的国际规范。北宋对辽夏的外交,都谨守“两国外交,不杀来使”的古训。但是到了金朝崛起,随着国际间势力的失衡,外交制度在形式上虽仍沿袭宋辽外交的模式,但实际上金和蒙古对宋使都相当残暴,宋朝对金、蒙派遣的外交人员并没有人身安全的保障,他们时常被敌国拘留、虐待,甚至被杀害。影响所及,到了南宋末年,宋人也拘留甚至杀害蒙古使人。显然,在势力均衡的局面不再存在的情况下,宋辽创造的国际外交制度逐渐被破坏,而其责任并非完全由于金人和蒙古诉诸武力,宋人不能因应时代的变迁,仍然运用逐渐失效的“澶渊模式”也是原因之一。
回顾一千年前的历史,北宋与辽的统治者用他们的智慧和善意,建立了和平的国际关系架构。在这个架构下,出现了自古以来规模的外交制度和数目的外交人员,留下了珍贵的外交记录。即使有少数的外交人员受到拘留甚至被杀害,综观当时外交运行的过程,可以说是理性和务实的。重要的是,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经济发展,文化兴盛延续了约三百年。只是随着时移世易,智慧和善意与外交架构逐渐被消磨,而后赤裸裸的武力结束了两个多世纪的和平局面。
原文赏析:
10世纪初,大唐帝国崩溃,朱温建后梁,占据汴京。同时,契丹领袖耶律阿保机统一内部,于905 年与据有山西的突厥沙陀领袖李克用结盟,扩张势力。
从五代开始,多个政权并立,东亚格局逐渐进入多元体系中。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政权都体认到不能达到唯我独尊的局面,需要用外交的手段来维持竞争的能力甚至生存。
在多元体系中的宋朝需要外交。宋代外交的主要对象是辽、金和蒙元三朝。宋朝建立以前,契丹领袖耶律阿保机已建号称帝,其皇帝的地位,中原无人能够动摇。后晋石敬瑭用割地、称臣称子和进贡岁币的方式与契丹耶律德光议和,得到“父皇”的援助,取得中原的政权。而后晋成为契丹的附庸,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影响深远。宋以前的朝代曾经用贿赂的方法应付周边政权,最显著的是利用和亲政策来笼络邻邦的君长。以岁币和土地来换取和平与政治军事的支持,则是后晋对契丹首开其端。宋代君臣对后晋的称臣纳贡记忆犹新,尤其岁币在适当的时候可以作为外交的筹码。其后两宋外交政策的核心竟是岁币,并且发展为外交方面的一种重要手段。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300年文治帝国的生存之道,宋代外交的经验与教训
2、知名历史学家陶晋生十年心血力作
3、宋代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极其完备的外交体制,为什么仍因外交失误而承受屈辱再导致覆亡?
提起宋朝,人们一方面赞美它的文化达到中国古代文明的,另一方面痛惜其军力不强,只能不断地与辽、金等政权签订和约。
知名历史学家陶晋生致力于宋辽金史研究五十余年,在《宋代外交史》中,他以卓越的史识和客观的态度,为一向被目为“积贫积弱”、饱受屈辱的宋代做出了“非常有颠覆性”的辩护。通过对时代背景的理性分析和对宋代外交的全面梳理,他提出了很多刷新我们认知的观点:
宋与辽、金、蒙古之间基本是平等的外交关系。如北宋时期,宋人无法消灭契丹收复失地,只好采取务实理性的态度,运用外交策略,与强敌维持和好关系。
澶渊之盟不能被狭义地理解为“屈辱”的城下之盟,达成并遵守《澶渊誓书》,维持长达120年的和平,离不开宋辽双方统治者的智慧和善意。
岁币给北宋造成的财政负担并不是很严重,只占用兵费的百分之一二,但聘使往来,人力和物力的费用很庞大。
宋朝并非“弱国无外交”,它与周边政权的外交往来之频繁历史罕见。宋朝有专门的外交机构,外交制度非常完备,外交成绩可圈可点。如名臣富弼坚持原则,用十万岁币让契丹放弃了对“关南之地”的归还要求;沈括仔细研究地图,轻松解决宋辽划界纠纷,使600多平方里土地不致错归辽国。即使在屈辱偏安的南宋,也有使者王伦挑拨金国元帅完颜昌和伪齐王刘豫的关系,成功使金国归还河南地的外交成果。
北宋的灭亡,根本的原因固然是内因,但外交失误这个外因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北宋盲目自大,破坏和约容纳叛亡,给金人以进兵的借口。
……
当然,《宋代外交史》不是一本只讲观点的干瘪作品,它史料丰富,披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外交细节。书中引用了很多诗文,大多数是使者的出使诗,也有少量诗是描写时局状况的。无论是鼓动宋徽宗“联金灭辽”的赵良嗣出使前写下的踌躇满志的诗,还是描写汴京官民迎接被释放的宋钦宗的《靖康迎驾行》,都以一种感性的方式展示了当时人对于外交的感悟与认识,让读者体会到宋代外交的复杂与艰难。对于外交细节的描写,也让读者感受到那些慷慨请行、冒死出使,在危险境地据理力争,巧妙周旋而取得外交成绩的杰出使者的光辉品质,他们的故事不应被“屈辱求和”一词所简单概括。
理性地看待宋代的外交,并不意味着为北宋的边备废弛和南宋的退让求和辩护。陶晋生也指出,长期的和平的确使宋朝举国上下因循荒惰,军政腐败,为北宋的覆亡埋下了伏笔;南宋的《绍兴和议》是屈辱的,宋高宗是懦弱和自私的,且没有战就没有和,没有岳飞等武将的奋勇抗敌,就没有终的和议达成。
陶晋生的大作改变了我们对宋代外交“屈辱求和”的刻板印象,从而对两宋与其他政权的互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宋代的历史形象有了更正确客观的认知。
书籍介绍
10至13世纪,辽、金、蒙古相继兴起并入侵中原,与宋形成势力均衡的局面,外交遂成为两宋维系政权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两宋与周边政权举行过无数次谈判,订立了许多条约,使节交聘之多,外交往来之频繁,历史罕见。《宋代外交史》全面梳理了两宋对辽、金、蒙古开展外交的历史,详细叙述了澶渊之盟、绍兴和议等重要条约订立的博弈过程,细致展示了两宋弹性运用“和、战、守”三策,与强大外敌达成和平相处状态的生存智慧,以及联金灭辽、联蒙灭金导致覆亡的历史悲剧。
有别于“屈辱求和”的悲情化历史解读,陶晋生以卓越的史识、客观的态度重新审视宋代的对外交往关系,提出宋与辽、金、蒙古之间基本上是平等的外交关系这一颠覆性的观点。以前被视为城下之盟的《澶渊誓书》,在陶晋生看来,是宋朝统治者出于务实和理性的考虑,以弹性外交与强敌达成的适度的“包容之道”。
宋代的外交承继唐五代以来的制度而又有许多新的创举。作者花费较多笔墨介绍了宋代外交的各种细节,如外交机构的设立、外交礼仪与使节交聘的规范、宋辽互贺新年和皇帝生日的流程、宋辽处理划界等外交纠纷的经过。客观、生动的叙述改变了我们对宋代外交“屈辱求和”的刻板印象,从而对两宋与其他政权的互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外交成败影响政权存亡。宋辽达成的“澶渊模式”维持了长达120年的和平,宋代的两次外交失误——联金灭辽和联蒙灭金,则直接导致了北宋和南宋的覆亡。宋代外交的经验与教训值得后人反思。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值得下载(259+)
- 不亏(232+)
- 一般般(638+)
- 品质不错(653+)
- 下载快(470+)
- 图文清晰(659+)
- 推荐购买(142+)
- 微信读书(198+)
- 种类多(273+)
- 章节完整(184+)
下载评价
- 网友 常***翠: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养***秋: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邱***洋: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敖***菡: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孙***夏: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陈***秋: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益***琴: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饶***丽: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田***珊: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师***怡: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瞿***香: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寿***芳:
可以在线转化哦
喜欢"宋代外交史"的人也看了
管好你的钱:父亲给儿子的40个理财忠告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0~3岁亲子游戏绘本、谁藏在那儿?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拉贝日记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如何准备BEC高级考试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Bullies, Bigmouths and So-called Friends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钟书金牌 课课练七3本套 19春提优课课练 7年级下语文+数学+英语正版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电子电气员(7.08)(国际海事组织海员行为示范)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高考政治(2020版)/星推荐一本高考题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孕前优生百科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职场英语,看这本就够了(修订本)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9787030395412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遁词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2019小黄皮: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 医学综合)真题解析:病理学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胎儿疾病多科会诊指导手册(精)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墨点 GO!超实用漫画上色技法 彩铅篇 零基础儿童新手自学漫画彩铅上色技法教程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高效Go语言(Efficient Go 影印版)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老牌政敌(2国会危机)(精)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聚乳酸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9787567511064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遗传学 第10版双语版 生物学本科生遗传学双语版改编 现代遗传学进展 病毒的遗传 遗传学专业词汇 北京大学 正版全新正版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6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8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