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戴建业作品集) 果麦文化 出品;戴建业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72993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戴建业作品集) 果麦文化 出品;戴建业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72993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戴建业作品集) 果麦文化 出品;戴建业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72993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戴建业作品集) 果麦文化 出品;戴建业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72993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戴建业作品集) 果麦文化 出品;戴建业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72993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戴建业作品集) 果麦文化 出品;戴建业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72993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戴建业作品集) 果麦文化 出品;戴建业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72993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戴建业作品集) 果麦文化 出品;戴建业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72993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戴建业作品集) 果麦文化 出品;戴建业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72993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戴建业,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国民级网红教授。
已出版普及性著作《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戴建业精读老子》等数部;学术著作《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六朝文学史》等十余部;随笔集《你听懂了没有》等其他著作多部,并在《文艺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另有译文数十篇。
近年来,其讲课视频上传网络之后,海内外持续掀起热潮,视频获数亿次播放,几千万网友点赞叫好,引发《人民日报》、新华社、CCTV及港台媒体等争相报道,先后被评为:今日头条"2018年度人物"、"2018超星影响力年度名师"、百度2019年"影响力作者",广大网友誉其为"国民教授"。
书籍目录:
代序:专业精神与学术规范
--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价值取向·知识消长·典籍分类
--中国古代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探源
"学术之宗明道之要"
--论《汉书·艺文志》的学术史意义
论郑樵文献学的知识论取向
"类例既分,学术自明"
--论郑樵文献学的"类例"理论
集部的起源与流变论略
学术流派的盛衰与各科知识的消长
--论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的知识考古(上)
辨体·辨义·辨人·辨伪
--论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的知识考古(下)
中国古代学术史的重构
--论张舜徽《四库提要叙讲疏》
别忘了祖传秘方
--读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
"学心"与"公心"
--论目录类序的学术品格
附录一:求学的津筏
--论《书目答问补正》在现代人文教育中的作用
附录二:"初学入门之蹊径"
--读张舜徽《初学求书简目》
后记
作者介绍:
戴建业,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已出版《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文献考辨与文学阐释》等学术著作十多部。
他不仅文笔机智优美,讲课也幽默风趣,被华中师范大学学生评为"*受欢迎导师"。其讲课视频流传到网络上后,获得过亿次播放,被广大网友誉为"国民教授"。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风靡全网的国民教授戴建业,课程视频播放过亿,1000万网友点赞叫好。
◆一部漫游古代知识世界的指南之书!
◆不懂典籍分类,就不明白两千年知识传承,国民教授带你摸透古代学问的路径。
◆戴建业教授文献学论文结集,四十年以上的古籍研究和教学经验。
◆陈引驰、骆玉明、六神磊磊诚意推荐!
◆采用高品质进口芬兰轻型纸张。
书摘插图
价值取向·知识消长·典籍分类
--中国古代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探源
目前已有的文献学史,不是按朝代顺序进行叙述,就是按著作内容进行归类。它们写法上虽有不同,但缺陷却完全一样:都忽视了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古代知识的消长。如果忽视了社会的价值取向,文献学史就只能"就事论事";如果忽视了古代知识的消长,文献学史就只是"自言自语"--古代知识系统为什么要如此建构?经史子集为什么要如此排序?古代典籍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撇开了价值取向和知识消长,文献学史便失去广阔的语境,也没有理论的深度,甚至缺乏可理解性。分类是古典文献学非常重要的层面,本文试图以中古与近古文献学发展史为例,从价值取向、知识消长与典籍分类三者的关系,来追寻古代知识分类和典籍分类的深层原因,并阐述自己关于文献学史写法的一些浮浅构想。
一、《七略》的完成与嬗变
西汉儒家定于一尊后,刘向、刘歆父子以儒家思想整理古代的知识秩序,完成了综论百家之学和部次天下之书的伟业,这一成果保留在班固《汉书·艺文志》(后文简称《汉志》)中,该志主要是《七略》的节本。《汉志》称《七略》"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其中《辑略》是诸书的总要,所以《七略》实际上只将图书分为六部。这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图书分类,也是我国第一次系统的知识分类。"六略"的秩序首列"六艺略"以明尊经之旨,强调学术以六经为归,而人伦以孔子为极;其次是"诸子略",因诸子十家"虽有蔽短",而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再次是"诗赋略",因诗、赋都源出于《诗经》,也可以说是经的"支流";最后接下来依次是"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属于思想情感世界,向人们展示思想观念和道德诉求,而"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则属于技术层面,向人们提供当时人的知识范围和生活技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前"三略"属于"道",后"三略"属于"器"。六略的排列秩序无形中凸显了汉人心目中知识的等级秩序。
对于汉代的文献学史可从三个层面阐述:一是有多少著名文献学家,有哪些主要成就;二是有哪些主要特点;三是为什么有这样的成就,为什么形成了这样的特点?已有的文献学史其笔墨主要都集中在第一点,其次是阐述第二点,而基本不涉及第三点,因而这样的文献学史停留于现象的描述,它们只能让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如果将《汉志》中的《诸子略》与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文献学家的价值取向,不仅决定了典籍的分类,也决定了知识的等级。司马谈认为"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在六家诸子中,司马谈推崇的是道家而非儒家,认为道家集各家各派之大成,而班固则认为"儒家者流","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在《论六家要旨》中,儒家只杂于其他各家之中,在班固的《诸子略》中,儒家则置于各家之首。东汉定于一尊的儒家思想是国家的意识形态,儒家经典和思想都具有不容置疑的地位,难怪班固指责司马迁"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这里可以看到文献学史与思想史的"纠葛",我们无法撇开"思想"而谈"文献"。
同样,更不能撇开"知识"来谈"文献"。这一历史时期最著名的私家书目中,远绍"七略"流风的当数王俭的《七志》和阮孝绪的《七录》。《七略》虽名义上称"七"而实际上只是六分,王俭的《七志》名义上称"七"而实分九类:"一曰《经典志》,纪六艺、小学、史记、杂传;二曰《诸子志》,纪今古诸子;三曰《文翰志》,纪诗赋;四曰《军书志》,纪兵书;五曰《阴阳志》,纪阴阳图纬;六曰《术艺志》,纪方技;七曰《图谱志》,纪地域及图书。其道、佛附见,合九条。"改"七略"中的《六艺略》为《经典志》,是因为"经典"更具有包容性,后来"四部"中的"经部"之名便源于王俭的《经典志》。改《七略》中的《诗赋略》为《文翰志》,是因为王俭所处的时代文体日繁,诗赋只是众体中的两种文体。不只分类因典籍而变,类名同样也因文体而改。特别是《七志》中的佛、道二志,可以看出道教在齐梁间的兴盛,也可以看出佛教在南朝的传播。阮孝绪自称《七录》的撰写"斟酌王、刘",在图书分类上与《七略》和《七志》一脉相承。《七录》中列《经典录》内篇第一,名和序都依《七志》。他认为"刘氏之世,史书甚寡,附见《春秋》,诚得其例。今众家纪传,倍于经典,犹从此志,实为繁芜",因而,突破《七略》和《七志》史附《春秋》的成例,列《纪传录》为内篇第二。"七略"中原有《兵书略》,南朝时"兵书既少,不足别录",所以将诸子与兵书合为《子兵录》内篇第三。王俭将《七略》中的《诗赋略》改为《文翰志》,到阮孝绪时文集日兴,"变翰为集于名尤显",于是他在《七录》中列《文集录》为内篇第四,列《术技录》为内篇第五。将《佛法录》列为外篇第一,反映了"释氏之教实被中土"的事实,列《仙道录》为外篇第二。《七志》中"先'道'而后'佛'",《七录》中"先'佛'而后'道'",便涉及文献学家宗教信仰的差异和对宗教的不同认知。
从《七略》及其嬗变的情况可以看到,书以类而分,类因书而明。有其学必有其书,有其书必有其类,因此,图书分类不可能"一劳永逸",它必然随着知识的消长而变化。
书籍介绍
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是我国数千年知识的宝库,但如果读书不得其法,则势必一无所得。
典籍分类正如书海里的指南,启示读书的方法,引导求学的门径。
本书论述中国古代的知识与典籍分类,考索古代“七略”“四部”两主要分类的特征与嬗变,并追寻这种分类的思想文化渊源,为我们拨开求知路上的迷雾,指点入学的路径。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7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排版满分(240+)
- 四星好评(512+)
- txt(356+)
- 服务好(539+)
- 内容齐全(451+)
- 博大精深(517+)
- 图书多(366+)
- 引人入胜(599+)
下载评价
- 网友 仰***兰: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国***芳:
五星好评
- 网友 曾***玉: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堵***洁:
好用,支持
- 网友 通***蕊: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相***儿: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寇***音: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郗***兰: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寿***芳: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孙***美: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潘***丽: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马***偲: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龚***湄: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益***琴: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谢***灵: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堵***格:
OK,还可以
喜欢"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戴建业作品集) 果麦文化 出品;戴建业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72993"的人也看了
2013年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丛书—注册工程师公共基础考试真题解析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初中必刷题七7年级下册政治初一政治必刷题人教版辅导资料书全套试题研究中考政治历年真题卷测试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政策和收费标准汇编(上下册)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影响美、日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人际适应的文化差异研究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全2册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一年级阅读课外书籍需读正版原著趣读36计儿童版青少版 二三年级课外书需读书目带拼音读物书籍儿童读物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跆拳道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艺术治疗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谚语10000条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包装设计教程》(升级版)-艺术设计名家特色精品课程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现代有机反应--氧化反应(第一卷)( 货号:712203855001)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电子合同法理论与实务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大师三人行-象棋基础习题库)象棋基本技巧少儿象棋书籍入门与提高 棋谱进攻晋级象棋赛事训练 青岛正版全新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跟大师学动画——动画(专业)英语完全手册 2版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天使之约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人的意识(原著第三版)(万千心理)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桃花运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明月千里共婵娟·王文娟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应用 第2版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安德的游戏之傀儡的影子奥森斯科特卡德 外国科幻小说书籍三部曲百花文艺出版社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 纽伯瑞国际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城堡镇的蓝猫 mobi 下载 网盘 caj lrf pdf txt 阿里云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9分